您好,欢迎来到呼和浩特市地情网!

历史沿革
来源:时间:2018-12-26 09:58:49
       呼和浩特地区的人类文明史可以追溯到50万年前,位于保合少镇大窑村南山的“大窑文化”遗址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已经有人类居住。1979年国家文化部正式把这处遗址命名为“大窑文化”。“呼和浩特”是蒙古语音译,意为“青色之城”,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为青城铺上了一层浓浓的基色,大汉民族的中原农耕文化又在这卷画布上绘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就这样,游牧文明与农耕文化在阴山下的这方宝地碰撞、交汇、融合,激发出了万千风华。
       建置沿革
       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在阴山下筑长城,并设云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县境。西汉汉武帝时,在河套地区兴建了一批军市,今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塔利村(旧称“塔布陀罗亥”,蒙古语译音)就留有西汉时期的土城遗址。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跋部在北方兴起(其早期都城“盛乐”即在今呼和浩特南面40千米的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盛乐经济园区西)。唐代呼和浩特一带是突厥人的活动范围。唐太宗贞观年间,唐军大败突厥于白道(今名蜈蚣坝,在呼和浩特市北)。708年(唐中宗景龙二年),唐王朝在今呼和浩特周围地区设立了东、中、西3个“受降城”。公元10世纪初,辽国在此设天德军及丰州。丰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东南约20千米的白塔村附近。1572年(明隆庆六年),蒙古土默特部领主阿勒坦汗(俺答汗)来丰州一带驻牧,不久统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区。1581年(明万历九年),阿勒坦汗在这里正式筑城,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蒙古语为库库和屯。明王朝赐名为“归化”,又称“三娘子城”。清初,归城焚毁。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在归化城外增筑了一道外城,包围了原城东、南、西三面。后又在距旧城东北2.5千米处另建一驻防城,命名为“绥远城”,即新城。新城(绥远城)城内主要是军营;旧城(归化城)内则聚居着居民。清朝末年,将归化和绥远合并,称归绥。1928年,绥远建省,以归绥县城区设立归绥市,作为省会。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将归绥市改为“厚和特别市”。日寇投降后,复称归绥市。
       1949年9月19日,时任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的国民党将领董其武,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绥远问题的主张,率部起义,绥远省及省会归绥获得和平解放。1950年1月20日,成立归绥市人民政府。1954年3月5日,内蒙古人民政府、绥远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绥远军政委员会、绥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在归绥市联合召开扩大会议,绥远省建制和省人民政府同时撤销,原绥远省辖区并入内蒙古自治区,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时,从1954年4月25日起,将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1960年,原属乌兰察布盟的土默特旗划归呼和浩特市领导。1963年将土默特旗划归乌兰察布盟。1970年,乌兰察布盟所属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划归呼和浩特市。1995年11月21日,国务院批准将乌兰察布盟的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96年5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乌兰察布盟的武川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2000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调整呼和浩特市郊区更名为赛罕区。
      人口
      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11.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5.2万人,乡村人口为96.3万人,城镇化率69.1%。户籍人口242.9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22.4万人,女性人口120.5万人。
      2017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518元,比上年增长8.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458元,比上年增长3.9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710元,比上年增长8.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257元,比上年增长6.3%。
      民族
      截至2014年末,呼和浩特市共有少数民族42个,常住人口32.25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3.55%。1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5个,分别为蒙古族247645人、回族37732人、满族29147、达斡尔族2860人、朝鲜族1215人。截至2015年年末,蒙古族占呼市户籍人口比例为10.40%,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为76.79%;回族占呼市户籍人口比例为1.58%,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为11.70%;满族占呼市户籍人口比例为1.22%,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为9.03%。
      宗教
      呼和浩特宗教信众共信奉喇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东正教等7种宗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