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呼和浩特市地情网!

探寻呼和浩特文化之源 ——仰韶文化晚期海生不浪文化
来源:时间:2023-07-18 10:06:56

在距今1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包括呼和浩特市在内的北方地区的文化仍处于相对空缺状态。此后,由于气候的改善,中原地区人口激增,仰韶文化时期的农业居民在晚期开始大规模沿黄河北上,到达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并与此时同期而至的大司空文化和红山文化相互碰撞、交流交融,形成了仰韶文化晚期具有地区文化独立性的海生不浪文化。

海生不浪遗址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位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双河镇海生不浪村北500米的台地上,坐落于黄河北岸,南距黄河1800米,属于河岸三级台地,高于河床70余米,东西两侧为冲沟和沙丘。遗址东西宽约340米,南北长约340米,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田广金先生在《论内蒙古中南部史前考古》指出,“该遗址虽遭晚期人为和自然的严重破坏,但文化内涵清楚,并经历了早、中、晚三个发展阶段”。

 

image.png

 

海生不浪遗址示意图

据考证,海生不浪类型的绝对年代大约在距今57005000年间。目前认定的海生不浪文化遗址共66处。其中,以海生不浪发掘最早、文化堆积丰富,所以专家把此类相同遗存归为海生不浪文化遗存。该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托克托县海生不浪遗址及周边区域和清水河县白泥窑子、岔河口及周边地区。同时,在包头以东的大青山西段南麓,鄂尔多斯达拉特旗-伊金霍洛旗以东至黄河东岸一带黄河弯曲处的“河曲区”地带、乌兰察布岱海-黄旗海区等也存在着海生不浪仰韶文化晚期遗存。

199267月、2014811月,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山大学等单位对海生不浪遗址进行了两次正式发掘。海生不浪遗址遗迹有房基、灰坑、陶窑等。其中,房址19座,均为半()地穴式。平面皆呈圆角横长方形,间宽大于进深,居住面铺垫白灰土,房子中间设有前后双灶,前为坑灶,后为地面坎灶,灶后大都有窖穴,居住面之外多数有一片活动面,门向都与坡势走向一致,朝东、南或东南。房屋面积差异较大,最大的达到30平方米,最小的仅不足3平方米。该遗址出土器物种类丰富、器型多样、序列清晰,几乎包涵了仰韶文化晚期的典型陶器,分为夹砂陶器和泥质陶器两大类。其中,泥质陶多为夹砂陶,典型器物有:小口双耳罐、喇叭口尖底瓶、敛口钵、折口钵、折腹钵、侈口盆等;夹砂陶绝大部分为灰陶,夹砂陶器有鼓腹罐(有的称为夹砂罐、侈沿夹砂罐、夹砂折沿罐等)、筒形罐、缸、瓮等。

1689646239440172.jpg

海生不浪遗址出土彩陶片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调查队考证,除海生不浪遗址,呼和浩特地区属于海生不浪文化的遗址还有托克托县皮条沟、真武庙、碱池、章盖营、张二窑子等遗址,清水河县白泥窑子LE点、岔河口、曹家湾、大榆树弯、下塔、棋子峁、田家石畔等遗址,和林格尔县二十家子、榆树沟、郭家阳坡等遗址。

1689646211106998.jpg

 小口双耳罐               夹砂灰陶罐


田广金先生在《论内蒙古中南部史前考古》文中提出,仰韶时代晚期,太行山东侧的大司空文化以及以筒形罐和鱼鳞纹为代表的红山文化因素相伴而至,首先到达岱海-黄旗海地区,并影响包头、鄂尔多斯地区,与当地以小口尖底瓶为代表的文化相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三个系统文化共同组成的“海生不浪文化”。海生不浪文化器类以小口双耳罐数量居多,其次为起源于仰韶文化因素的尖底瓶和敛口钵等,还有大司空文化的折腹钵、侈口盆等,此外还有少量红山文化因素的筒形罐以及一些彩陶花纹,如垂鳞纹、带状交错勾形纹等。这充分证明了,在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各种文化在呼和浩特地区的交流与发展。

由此可见,海生不浪文化遗存是仰韶文化在内蒙古地区的继续和发展,同时又是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原始文化类型。几种文化在呼和浩特地区、甚至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碰撞、融合,既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又融合了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产生出一些新的因素,形成了这一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也为中华文化持续交流交往交融奠定了基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