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呼和浩特市地情网!

探寻呼和浩特文化之源 ——青铜时代西岔遗址
来源:时间:2023-08-11 17:31:55

呼和浩特地区经历新石器时代温暖期时,农业获得发展、人口大量繁衍,城市雏形逐渐形成,人类文明处于繁荣发展的阶段。此后,在距今4000~3000年间的青铜时代,中国北方地区气候由温暖湿润向干旱寒冷转变,气候条件呈现出较强的干冷特征。仰韶时代温暖期在青铜时代逐渐消退,自然环境的变化影响了人类生产及生活方式,呼和浩特地区畜牧业逐渐发展,并形成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在此期间,位于清水河县的西岔遗址见证了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继朱开沟文化之后的青铜时代晚期文化。

西岔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单台子乡西岔村南侧的台地上,东距清水河县城关镇50余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邻黄河,东南环绕西岔沟,北面为狭长的缓坡,占地面积约120万平方米,距今约3200~3000年,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重要的商周时期遗址。

1997—1998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时发现并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获得永兴店、朱开沟以及西岔等几个不同时期的遗存。之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为开展“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人类的文化、生业、环境”课题的研究,对西岔遗址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发掘,累计揭露面积8000平方米,发掘灰坑、墓葬、房址、陶窑800余处,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金器、陶器、石器、骨器以及铜器,明确了西岔遗址是一处以商周文化为主的遗址并与周边同期考古学文化相比有着鲜明的地域风格,在北方地区也属首次发现,鉴于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将以商周文化为主的这一类遗存命名为“西岔文化”。

遗迹发现较多,城垣为板石垒砌,东西走向。房址多为夯筑的方形半地穴建筑,门道朝向东,地面灶或者石板灶位于房址西北部。灰坑多分布于房址附近,以平面形状为椭圆形和圆形的直壁平底坑为主,方形或者圆形的袋状坑少见。个别灰坑存有壁龛或有用板石垒砌的台阶,坑壁为板石垒砌或用黄土夯筑。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单人侧身直肢葬,头向北,随葬玛瑙、铜耳环等。

陶器以双鋬鬲、高领罐、鼎、豆为组合,另见有少量的单把罐、双耳罐、鼓腹罐、盆、钵等。器物口部流行鋬耳及外叠唇特征,纹饰以绳纹为主体,水波纹次之,见有少量的附加泥条、乳钉、圆圈纹等。折沿盆、盆形甗有朱开沟文化因素,假腹豆、浅盘豆有中原殷墟文化因素,但发现的双鋬鬲、双鋬深腹罐、束颈壶等也有自身的文化特点。

青铜器多发现于墓葬,有戈、铃、泡饰及弹簧式耳环等。此外,还有一定数量铜管銎斧、青铜短剑、铜銎镞等武器。这些青铜器具有长城地带北方系早期青铜器的一般特征和陕晋北部地区商周文化青铜器的特点,是文化交流交融的结果,对于研究早期北方系青铜器的发展序列有着重要的价值。就出土的青铜器而言,西岔文化遗址是目前在内蒙古黄河流域发现的唯一一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遗址。

根据汤卓炜等对西岔遗址孢粉分析及古环境研究,西岔时期整体上处于温和偏干气候时期,植被呈现出比较典型的草原景观,出现干旱化趋向,并有偏湿润的气候波动,西岔文化栽培禾本科数据也出现了波动,农耕活动在西岔时期达到最高峰。遗址从庙底沟文化到西岔文化的地层中都检测到了栽培禾本科植物的花粉和薯蓣、蛇瓜、薏仁、小米和小麦族的淀粉粒,说明当时人们一直在从事谷物栽培。同时,遗址发现的630多个动物个体,经过鉴定有家畜动物猪、羊、牛、狗和马等,占出土动物遗存总量的90%,野生动物鹿、狍、獐、麝、兔、獾、熊等占动物遗存总量的10%。西岔遗址出土器物形态与功能的变迁,是呼和浩特地区气候冷暖波动、农牧业更替的较好见证。遗址出土器物也显示出,西岔文化时期生业形态应是农业为主,畜牧业因素已经占有较大比重,带有更明显的畜牧业色彩。

西岔文化在形成过程中继承了朱开沟文化的部分因素,又吸收了周边殷墟文化、李家崖文化的因素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它的发现填补了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商周考古的空白,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地区先秦时期考古文化的序列,不仅为早期北方青铜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更为北方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资料。


image.png 

西岔遗址远景照


image.png 

西岔遗址出土陶鬲


image.png 

西岔遗址出土管銎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