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呼和浩特市地情网!

追寻古城遗迹,探寻青城文脉 ——春秋战国时期盛乐古城
来源:时间:2023-09-06 14:21:54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重耳母,翟(狄)之狐氏女也。”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春秋时晋国国君晋献公有八个儿子,其中太子申生及公子重耳、夷吾三人最贤能。骊姬之乱时,太子申生自杀,公子重耳流亡至其母国狄。公元前636年,在外流亡19年后,重耳在秦穆公帮助下回国即位为晋国国君,即晋文公,后以城濮之战,大败楚军,成为继齐桓公之后春秋时期的第二位霸主。据考证,“重耳奔狄”的故事发生地即今和林格尔县盛乐古城(又称“土城子古城”)地区。1986年8月,在古城东侧的墓葬中,出土一把铸有篆书铭文的青铜短剑,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先生将铭文释为“耳铸公剑”,认定其为晋文公重耳所用之物。其后,文物工作者在城内遗址与周边墓葬中又发现一系列遗物,包括春秋时期的三足器物、10余件青铜剑,其中4件与“耳铸公剑”形制一模一样。从而确凿证实了《史记·晋世家》记载的真实性,同时也说明了春秋时期狄族的活动范围即包括今和林格尔县盛乐古城地区。


image.png 

耳铸公剑

 

盛乐古城位于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地处呼和浩特平原与南部山区交界地带,东傍蛮汉山,西南有宝贝河(古称白渠水)自东南向西北流入大黑河,南扼杀虎口古道,是中原通往漠北的要冲。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优渥的自然条件,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古城初置于商周时期,汉代为定襄郡治成乐县治,北魏时为北都盛乐,唐时为大单于都护府,辽代为丰州振武军。1964年,古城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image.png 

盛乐古城遗址平面示意图

 

作为呼和浩特地区比较大型的古代城市遗址,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此时为猃狁居住的“襄”地。据甲骨文记载,商代北方有土方、鬼方、御方、狄等古代游牧民族分布,文献对应记载有獯鬻、猃狁(又作“严允”)、鬼方、犬戎、狄等称谓。据郭沫若先生考证,鬼方、土方的活动区域即今阴山、河套一带,主要民族即獯鬻、猃狁。《诗经·出车篇》记载“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于襄”。帝乙三年(公元前1193年),西周大将南仲在襄地打败猃狁族。及至春秋时期,在襄活动的 ****变为狄族,也就是中国古代通称的四方少数民族“蛮夷戎狄”之一的“北狄”。此后,狄为晋景公所灭。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置云中郡,此时襄地属云中郡管辖。秦统一六国后,建制沿用。

古城遗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1450米、南北2290米,面积约4平方公里,墙体保存基本完好,城垣残高0.5~10米不等,东、北、西三面居中,设有城门,外置瓮城。古城遗址分南城、北城、中城三部分。南城系春秋战国至魏晋时期的遗存,北城系唐代的文化遗存,中城文化堆积最深处可达10余米,含战国、汉、魏晋、唐、辽金元等多个时期的文化遗存。

古城是自治区沿用历史年代最长的古代城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1997—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连续十次对盛乐古城外围墓葬区进行了大面积的勘探和发掘,其中,古城外围500米范围内墓葬较为集中。共勘探古代墓葬2059座,发掘自春秋晚期至辽金元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代墓葬1680座,其中春秋晚期墓葬10座、战国时期1023座、秦汉时期357座、魏晋时期51座、唐代186座、辽金元5座,另有年代不详者48座。其中,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随葬品有陶罐、陶壶、陶井、陶灶等器物,铜器有铜带钩、铜镜、青铜壶、青铜香炉、青铜扁壶、青铅卤、车马具、铜钱等器物。

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呼和浩特地区一直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这一切之所以成为可能,当源于来自不同方向的人群在此长期混杂、共存,社会又长期保持简单化、分散化的发展模式而未能实现统一的结果。即使战国晚期至赵秦文化的相继进入,也并未完全结束该地区多元文化的并行局面,大致要到秦的统一,才使得长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置于中原王朝郡县制的管辖之下,文化面貌也趋于一致,而长城以北则成为游牧世界的一部分。


友情链接: